联华证券_正规股票配资平台网站_专业股票配资门户 股票杠杆最高几倍 2023年创新药企业年终总结:有人扬帆赴海外,有人降本砍管线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正规股票配资平台网站_专业股票配资门户 > 联华证券 >

股票杠杆最高几倍 2023年创新药企业年终总结:有人扬帆赴海外,有人降本砍管线

发布日期:2024-07-09 11:55    点击次数:136

股票杠杆最高几倍 2023年创新药企业年终总结:有人扬帆赴海外,有人降本砍管线

  2023年创新药企业年终总结:有人扬帆赴海外股票杠杆最高几倍,有人降本砍管线

  A股创新药上市企业年报目前均已披露完毕。以科创板为代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按照申万行业分类,从中筛选出最具创新属性的11家生物制品公司以及22家化学制剂公司。

  2023年的营收规模方面,百济神州以174.23亿元占据榜首,也是科创板中唯一一家营收规模超百亿的创新药企业;此外,还有11家企业营收超过10亿元,包括悦康药业、特宝生物、艾力斯等。

  在科创板的33家创新药企业中,研发投入(含资本化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的仅百济神州一家,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的有4家,超过5亿元的有10家。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神州细胞居前四位,分别为128.13亿元、19.37亿元、13.06亿元、12.17亿元。

  创新药产业依然未能真正走出寒冬

  在过去几年中,“创新药寒冬”是一个屡被提及的词汇,但直到目前,产业依然未能真正走出寒冬。

  2023年新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数量可以从侧面提供验证。在记者筛选出的33家科创板创新药上市企业中,仅有智翔金泰和百利天恒两家是在2023年成功登陆科创板的。再往前,2022年中有9家创新药企业登陆科创板,2021年也有6家。

  此外,记者也注意到,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一些生物医药企业及医药外包企业业绩承压,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工厂关停、收缩管线的事时有发生。

  Wind数据显示,A股47家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药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在2023年为99898人,相比较于2022年的101818人减少1920人。此外,作为创新药行业的“晴雨表”,上游的CXO(医药外包)公司却出现了更明显的员工减少。

  降本增效成为CXO龙头药明康德近年来的关键词之一。从记者获取到的一份药明康德2024年财报路演材料看,公司2018年至2022年的资本开支分别为22.49亿元、25.32亿元、30.31亿元、69.36亿元、99.66亿元,但去年药明康德的资本开支仅为55.17亿元,约为上一年度的55%。值得注意的是,药明康德年报中也首次出现员工人数下降的情况。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共有41116名员工,相较去年末的44361名员工,减少超3000人。

  除药明康德外,CXO企业中的美迪西、昭衍新药的研发人员数量也出现下滑,分别从2022年的2890人、2127人下降至2023年的2235人、1873人。

  而在生物制药公司中,贝达药业、君实生物、复星医药等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也有不同幅度下滑。以贝达药业为例,年报显示,公司的员工总人数、研发人员数量第一次出现了下降,其中,员工总人数从2022年的1906人下降至1883人,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的647人下降至562人。

  针对裁员、管线收缩等举措,贝达药业近期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称:近年来,我国创新药行业出现了整体上竞争加剧、管线过剩的情况,国内市场空间也一定程度受到了医保控费的制约。公司一直在实事求是地动态评估在研管线的开发价值,积极调整相关管线的开发策略。基于这样的大背景,及时叫停部分开发价值显著下降的管线是对公司及股东负责的做法,而继续推进这些管线则是对宝贵研发资金的浪费。

  5月7日,宜明昂科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田文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函解析了其中原因:目前国内的药物支付体系以及激烈的竞争格局,在客观上导致“很多药物上市后也很难赚到钱”。田文志建议,对于国内的生物科技公司,尤其是资金流并不宽裕的企业来说,一定要集中优势兵力做“攻坚战”,调配资源将最有希望实现NDA(新药申请)上市的管线向前推进。

  复宏汉霖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朱俊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行业融资困境下,复宏汉霖能够“活下去”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以及产品销售,关键是“尽量地打磨好自己,锻炼好身体,实现自我造血闭环”。

  PD-1竞争格局有所好转,多家企业业绩回暖

  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是国产创新药的代表性产品。在这一赛道上,截至国内已获批上市15款PD(L)-1产品。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作为国内最早获批PD-1的四家本土企业,被业内称为“PD-1四小龙”。营收方面,恒瑞医药未在年报中具体透露卡瑞利珠单抗的销售额,仅在“主要产品系列——抗肿瘤相关”一栏中提到,这类产品的销售量为395.87万(单仅标明是瓶/支/盒),同比增长1.08%。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则是2023年国产PD-1当之无愧的“销冠”,全年共实现约38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3.1%。

今年4月,中意财险与众安科技合作,正式上线新一代非车财险核心系统,以科技赋能健康险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升级,在数字化建设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王廷科简历:

  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和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在前两年均出现了增长放缓、销售下滑的情况,但从2023年的业绩表现看,两者似乎都已经从低谷中走出、重回增长态势。其中,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销量上升23.50%至129.96万支,实现销售收入9.19亿元,同比增长约25%。信达生物合作方礼来的2023年财报显示,信迪利单抗全年销售额为3.93亿美元,同比增长34%。

  “四小龙”之外,PD-(L)1赛道第二梯队的产品亦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复宏汉霖的斯鲁利单抗,尽管获批时间较晚(首个适应症于2022年3月在国内获批上市),但其全年收入已达到11.20亿元,同比增长230.2%。康方生物旗下有两款PD-1产品,其中核心产品卡度尼利(PD-1/CTLA-4)销售额约13.58亿元,同比增长149%;另一款产品依沃西(AK112,PD-1/VEGF)也凭借授权许可首付款,为公司贡献了29.23亿元的营收。

  近几年的国家医保谈判中,PD-1肿瘤药也一直都是热门品类,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的PD-1肿瘤药均有适应证进入医保目录。在去年年末的医保目录谈判中,卡瑞利珠单抗新增了一项肝癌适应症:另外三大PD-1原本于2023年底协议到期,此次均续约成功。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新增纳入3项适应症,替雷利珠单抗新增2项适应症,信迪利单抗以原有6项适应症续约。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很多创新药企业面对医保谈判的态度也更趋理性,开始探索适合其产品的定位、特定市场拓展的方式。是否要将旗下创新药纳入医保,已成为“可选项”而非“必选项”。

  例如,复宏汉霖的斯鲁利单抗自获批以来还从未参与医保谈判。在解释其中原因时,朱俊表示:复宏汉霖是全球首个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胃癌、肠癌两大适应证也有差异化,这意味着公司并不是只能靠价格取胜。因此,他认为通过降价去进医保,也许短期内不是公司服务患者的最好方式。

  横向对比看,君实生物的合作伙伴Coherus在一份证券文件中透露,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的销售价格为每瓶8892.03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3604.69元,而国内医保价格仅为1912.96元/瓶,这也意味着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定价为国内的33倍。

  因此,客观来说,纳入医保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产创新药的出海定价。

  国产创新药出海“大爆发”

  2023年也是国产创新药出海“爆发”的一年。君实生物副董事长李宁曾公开表示:“2023年堪称国产创新药海外上市的元年,不仅数量前所未有,而且从小分子化学药到大分子生物药、从欧盟到美国都有里程碑式突破。”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3年,国内共发生近70笔创新药以授权合作模式(License-out)交易,已披露交易总金额超3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下半年,就有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亿一生物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等4款国产创新药相继在欧美上市。

  重磅交易方面,百利天恒于2023年12月公告,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就其自主研发的EGFR×HER3(均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双抗ADC药物BL-B01D1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该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协议生效后,BMS将向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可达5亿美元的或有近期付款。在后续达成各项里程碑后,SystImmune还将获得最高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据了解,本次交易刷新了全球ADC(抗体药物偶联物)类药物单品交易总价的纪录,也创下国内创新药授权交易的首付款及总交易额双项纪录,是首款成功出海的双抗ADC新药。

  此外,记者也注意到,海外市场拓展以及BD(商务拓展)合作也成为了衡量创新药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科研技术底色的关键指标。去年,恒瑞医药在引入江宁军负责商务拓展工作后,公司在国际化战略上有了显著调整。年报显示,2023年恒瑞医药共达成了总交易金额超40亿美元的5项授权合作,此外公司还将抗癌创新药HRS-1167与SHR-A1904独家许可给德国默克,交易总金额可超14亿欧元,这也是恒瑞医药首次与全球大型跨国药企合作。

  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第二代BTK抑制剂(布鲁顿酪氨酸激酶)百悦泽(泽布替尼)去年实现全球销售额91.38亿元(约12.7亿美元),成为首个年度销售额突破十亿美元的国产创新药。这款产品目前已在全球超过65个国家或地区获批上市,成为适应症覆盖最广泛的BTK抑制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产创新药逐步融入国际市场,商业竞争以及药企间的专利诉讼也成为国产创新药出海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一大挑战;比如,泽布替尼的畅销也引起了跨国药企的关注,2023年6月股票杠杆最高几倍,与百济神州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艾伯维起诉百济神州,称泽布替尼侵犯了艾伯维的药物伊布替尼的专利。

友情链接:

TOP